爱市北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强化改革排头兵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观海新闻

2024-09-10 07:33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薛华飞  刘佳旎

  使命引领方向,目标汇聚力量。9月9日,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意见》,对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统筹安排。

  新的目标,新的部署,新的出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意见》,紧扣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要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强化改革排头兵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开放是青岛的鲜明特色。全会围绕“完善以开放促改革制度机制”作出部署,提出“加快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示范区综合改革’,为上合示范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说,上合示范区将在推进综合改革上协同发力,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全面对标国内其他开放平台经验做法,锚定“三区一高地”目标任务,着力健全“四个中心”建设机制,持续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融相通;在强化示范引领上精准发力,加快建设16个基地、40个组团,全力打造上合自贸空港、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完善跨境结算平台,加快构建制度型开放示范场景;加快推进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落实落地绿色环保技术创新,改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机制,全面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

  今年是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俊表示,站在新起点上,全市商务系统将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加快建设贸易强市,优化升级货物贸易,加速绿色低碳产品、二手车、‘新三样’出口,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放大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效应,坚持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持续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健全完善以对外投资带动外资、外贸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服务推进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和自贸试验区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深化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王志俊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扛牢经济综合部门职责,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发改力量。”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卞成表示,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抓实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建设“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项目;抓实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主动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积极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落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任务,研究制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意见,凝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部署,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传表示,将着力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海洋产业,实施“强链”“建链”“布链”“海创”四大计划,加速推进重大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制和重大示范应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技术应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建强用好海洋科技大市场,健全成果跟踪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联合支持和科技评价激励等机制。

  “我们将紧扣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条主线,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四个方向,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三个融合,加快建设‘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表示,下一步,将聚力技术创新,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7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聚力融合创新,深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行动,出台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建好用好管好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加快形成全市算力一张网;聚力产业创新,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钙钛矿等新赛道,构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塑成新优势。

  “市海洋发展局将进一步放大青岛海洋综合优势,完善全市大海洋工作格局,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表示,在海洋产业方面,建立完善“4+2+4”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不断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改造升级现代渔业、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在海洋科技方面,着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成果转化、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建好用好崂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实施“海创计划2.0”,建立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构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贯通体系,吸引集聚全球海洋高端人才,持续巩固扩大青岛海洋科创优势。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全会提出,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构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部署既有方向性指引,又有实践性要求,市国资委将紧紧围绕全会部署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孝芝表示,工作中,将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发挥国有企业优势,积极打造创新联合体,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完善国资国企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等国企改革专项工程提质升级;把党的领导贯穿国企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我们将按照全会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聚焦政治引领、创新服务和高质量发展三大任务,发挥特色优势,全力推动‘两个健康’工作走深走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刘传华说,市工商联将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团结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将深入开展为企业引人才、拓市场、融资金、解难题,访基层、访企业、访商会,送政策、送服务,促健康成长、促健康发展“四为三访两送两促”活动,助力“两个毫不动摇”落地生根,以改革推动新时代商会建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市政府办公厅作为全市政府系统的‘运转枢纽’,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清春说,将充分发挥“12345·青诉即办”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快速响应、办理、答复、回访工作机制,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持续提高为民办事能力;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着力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坚持系统思维,在政策制定、公开、解读、落实、评估等环节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服务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办好市办实事,持续推进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统筹谋划、广泛征集2025年市办实事事项,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部署,进一步深化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俊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快完善全市就业优先战略制度体系,实施先进制造业就业支持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促进重点产业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质效提升行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可及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建立高质量全民参保长效工作机制,拓展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深化社保服务“身边一件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泮表示,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完善环境信用监管体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双保、双促进”,筑牢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根基,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全会提出,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全会审议通过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市委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全市组织部门将把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全会精神在组织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庄增大表示,市委组织部将着力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实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着力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更大力度激励干部放开手脚,锐意改革、担当作为;着力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人才集聚高地;着力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扎实推进发展党员精准化、党员教育系统化、党员管理精细化、作用发挥常态化、党务工作规范化。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责部门,我们将更好履职尽责,坚决当好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排头兵。”市委党校第64期市管领导干部进修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辛民志表示,将充分利用在党校的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把牢政治方向、学习思想方法、探寻工作路径,锲而不舍抓好全会精神和各项改革任务的贯彻落实,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打开“爱市北”看评论

相关资讯